编者按——
高效能落实“三提三敢”,高质量发展档案事业,是聊城市档案馆今年工作的主旋律。为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提标提速提能力 敢闯敢干敢争先”工作要求在全市档案系统走深走实,聊城市档案馆开设“三提三敢”在行动——业务成果展播栏目,集中展示市档案馆各科(室、馆)业务进展成果和特色亮点。
提升四种能力 建好三个体系
档案保护利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今年以来,保管利用科全体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聚焦“三提三敢”,着力提升作风引领、资源聚集、服务供给、安全保障四种能力,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利用、安全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扎实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及档案服务工作,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大局,服务群众民生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着力提升作风引领能力,全力做好档案资料上架盘库工作
新馆搬迁后,大家排除疫情过后大病初愈的困难,以“党建+”为引领,馆领导班子集体上阵,以轮番作战的模式,在繁杂的工作中挤时间进行了档案资料的上架工作。在全馆同志的努力下,三十余万卷件册的档案资料上架工作顺利完成。同时,科室全体同志冲锋在前,举全馆之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面做好盘库清点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家底,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着力提升资源聚集能力,重点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进一步做好科室配合及馆局联动,加大进馆督促力度,严格规范标准,仔细审核档案实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严把档案进馆质量关,有力保证了进馆档案的质量。今年以来共完成了18个全宗的档案进馆工作,并接收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等单位和个人捐赠的部分书画档案200余件。截止10月底,市档案馆今年共接收档案13026卷、47818件,比2022年分别增加802.07%、252.87%,馆藏总量达到91357卷、316286件。
三、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全面强化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把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放在工作第一位,不断强化档案馆服务功能与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文明用语,规范服务,切实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工作中,科室同志认真细致服务于每一位查档者,把利用者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今年来共接待利用者536人次,提供档案、资料8364卷(件、册)次,为社会各届工作查考、编史修志、学术研究、服务民生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普遍好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档案的查阅、利用等方面入手,对接社会需求,优化制度流程,完善运行机制,完善“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等档案利用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区域性档案协作机制,不断拓展档案查阅方式,今年先后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河北省邢台市、河南省濮阳市,及省内泰安市等省内外多家市级档案馆签订了跨馆利用协议。
四、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抓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在新馆建设中,保管利用科按照档案“九防”的要求,及时提出工作规范,进一步健全了档案安全治理体系,全面升级了档案管理硬件配备标准,完善了档案保管环境设施、消防设施、安防设施、实体和信息管理设施。新馆启用后,库房多了,存放环境变了,档案安全责任更重了,保管利用科安全这根弦一刻也没放松。结合业务评价体系测评,结合新馆库房建设实际,健全制度机制,做好防控保障,重新修订了库房管理等相关制度,强化了人员职责和日常管理要求,进一步落实对库房的安全巡查,确保档案存放安全。
同时,强化保管利用人员“资源保护者”“数据管理者”“知识传播者”意识,注重涵养“工匠”精神,加强档案保护修复,举办全市档案修裱技能比赛,科里的两名同志分别获得全市第一名、第三名好成绩,并代表聊城参加了全省档案修裱技能竞赛,两人均获三等奖。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历练,不断丰富档案保管保护知识,提高档案保管保护能力,发扬“档案工匠大师”精神,把竞赛成果转化到档案保护修复工作的实践中,为进一步做好档案抢救、保管保护工作和全市档案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做出积极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